卜蜂莲花裁员千人节省开支 转型拓展不畅押注新零售业务

中国经济网 2019-07-01 14:29:34

与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同行相比,卜蜂莲花(00121.HK)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过去几年,围绕卜蜂莲花的关键词一直是亏损、人事调整、经营不振……如今,卜蜂莲花将迎来发展的重要转折。卜蜂莲花发布公告称,6月18日,要约C.P. Holding (BV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方要求董事会提出建议将公司私有化。其中将涉及实施普通股计划以注销计划普通股及向计划普通股股东支付普通股注销价,以及撤回普通股在联交所上市。

事实上,业绩长期亏损,在中国市场承受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是导致卜蜂莲花私有化的关键原因。数据显示,2012财年至2018财年,公司有6年处于亏损状态,累亏近14亿元。

据卜蜂莲花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公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公司净利润亏损2.88亿元,卜蜂莲花称是受累2008年因收购上海八家易初莲花而产生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4.02亿元所致。

6月27日,针对私有化目前进展以及业绩方面的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卜蜂莲花方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裁员千人节省开支

资料显示,C.P.Holding(BVI)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是一家以投资控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由卜蜂莲花的最终控股股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即正大集团)间接全资拥有。

那么,本次私有化是否会对卜蜂莲花现有业务造成影响?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要约方及正大集团“拟安排本公司继续进行其当前业务,且无计划对当前业务运营作出任何重大改变”。

对于卜蜂莲花在华发展不顺的原因,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与外部大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大卖场等传统商超生意难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行业竞争激烈、电商冲击、租金及人力成本上涨等。”

资料显示,卜蜂莲花是泰国知名跨国集团——正大集团下属的大型购物中心,针对家庭而设的一站式购物场所。1995年正大集团联合沃尔玛,将易初莲花引入中国,1997年第一家门店“易初莲花”在上海开业,2008年易初莲花更名为卜蜂莲花。

不过,尽管背景雄厚,但作为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零售巨头,卜蜂莲花盈利能力堪忧。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财年-2018年财年,除了2017财年实现扭亏之外,公司净利润已经有6个财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3.92亿元、9683.7万元、5844.4万元、1807.1万元、5.38亿元以及2.88亿元,累计亏损共计13.912亿元。在亏损的背景下,2013年3月,卜蜂莲花曾将6个区域总部缩减为4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卜蜂莲花的运营效率有所提升。2016年、2017年,公司同比店铺销售增长率分别为-8.2%、-8.0%,2018年则为0.6%。这是该指标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向增长。

运营改善的同时,卜蜂莲花继续通过缩减人员来实现节流。2018年公司新开11家门店,但是员工总数减少了近1000人。2017年底,公司员工总数11870,其中总部1185人、门店10685人;2018年底,公司员工总数10900,其中总部1400人、门店9500人。此前,卜蜂莲花正是通过缩减人员,实现了2017年的扭亏为盈。

转型拓展不畅押注新零售业务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04年到2014年,卜蜂莲花曾先后多次提出“百店计划”,然而结果全部是毫无例外的“流产”。

近几年,在大型超市之外,卜蜂莲花还增设了部分新业态:购物中心,便利店,高端超市以及新零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卜蜂莲花拥有及经营80家零售店铺及3家购物中心。其中,2018年共开设新店11家,包括8家大型超市、两家精品超市、1家邻里便利店。

卜蜂莲花此前表示,2019年,在各业态都将开设门店的目标下,公司整体业务将会更加丰富,且还会推出以食品为主打产品的全新门店品牌,以及探索店内开设专业领域的新模式。但从近几年该公司接连亏损的业绩表现来看,转型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顺利。

有零售行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卜蜂莲花多以单店形式存在,经营上为大卖场业态,商业形式已落伍,远远落伍于外资甚至本土同行,且多年未能改良。目前来看,在新业态的拓展上,它的步子还比较慢。在外部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卜蜂莲花未来的市场或将被进一步挤占。此外,在管理上,家族企业弊端和各区域各自为政的状态突出。”

宋清辉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卜蜂莲花称被私有化之后,可以专心发展,无需再承受短期盈利前景、市场预期及股价波动压力,总体而言是好事,但资本的最终目的是逐利的,卜蜂莲花还有机会再上市。”

关键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