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10月18日电 题:走近南昌非遗传承人:一罐辣酱的百年美味传承
(相关资料图)
作者 黄裳 黄帆
秋日暖阳,穿过厂房的玻璃窗,在一片水蒸气中散射开来。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蒸煮黄豆、烹制牛肉、罐装辣酱。赣江的风,拂过扬子洲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辣酱香味。
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的辣酱制作工艺,在当地传承了百余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赣江下游的扬子洲土地肥沃,盛产辣椒等蔬菜,也造就了家家户户腌制辣椒酱的本领。
在江西人的饮食清单里,辣椒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或佐料,伴随着一日三餐,融入了柴米油盐。扬子洲辣酱是南昌有名的特产,一罐美味的辣酱,成为当地人无可替代的味蕾唤醒剂。
辣酱生产工人在制作牛肉辣酱。 含章 摄陶九筷是扬子洲辣酱制作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我出生那年,家里正好是九个人,添了第九双筷子,就取名九筷,这辈子算是与吃食结缘了。”陶九筷风趣地说。
陶九筷家在扬子洲镇三联村,祖辈世代以种菜为生,菜多了卖不掉、吃不完,就腌制保存下来,以备秋冬季节青黄不接时吃。少年时的陶九筷,经常用自行车驼着腌菜、辣酱去最近的菜市场,支起临时摊位卖菜。
小摊经营本少利薄,每天卖出二三十斤,只能勉强糊口。陶九筷后来受到启发,给辣酱加上包装,送到超市去卖。
因为辣酱没有品牌,为打开知名度,陶九筷让消费者免费试吃,虽然赢得了一些回头客,但销量还是低迷。
“有一次在江西财经学院的一家超市放了20箱辣酱试销,一星期左右就卖光了,第一次接到要求送货的电话,心里非常激动。”陶九筷说,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走对了路。1998年陶九筷注册了商标,开始销售自己的品牌辣酱。
“我们江西人爱吃辣椒,但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湖南、四川、贵州出产的辣酱,而且口味也不是江西人喜欢吃的,我心里很失落。”陶九筷说,江西出产的辣椒质量好,辣酱却不出名,他迫切想改变这种状况。
在坚持传统辣酱制作的工艺上,陶九筷尝试创新。“我坚持用最好的原材料,做自己喜欢吃的口味,自己不喜欢吃,就坚决不推向市场,以挑剔的方式给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清洗、分拣、剁碎、过油、腌制……一瓶辣椒酱的产生需要经过十余道工序,部分工艺仍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加工用的是农家菜籽油和茶油。陶九筷先后研发出小米椒辣酱、黄豆小米椒辣酱、蒜蓉辣酱、小溪渔辣椒酱等20多种产品,虽然成本偏高,售价也比同类产品稍贵,却收获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我们从来不打广告,全靠回头客支持,只追求品质,不求数量,目前在南昌60%以上的超市货柜上都有我们的辣酱在销售。”陶九筷说,“很多消费者品尝到我们的辣酱后,不相信是江西本地制作出来的,这也说明我们更懂江西人需要的辣味。”
口味独特、清香可口、辣而不刺、营养丰富的扬子洲辣酱已深植于豫章饮食文化之中,成为南昌市东湖区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东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况灯明表示,扬子洲辣酱制作工艺是历代传承人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赣菜调味品的制作工艺水平,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辣酱生产工人在制作南昌人最喜爱吃的田螺辣酱。 含章 摄这笔文化遗产也正在发扬光大。陶九筷的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开发出系列产品,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逐步实现工业化、智能化生产,同时又创新互联网+经营模式,年产辣酱500万瓶,销售额达5000万元,扬子洲辣酱已成为大众调味品,畅销全国多个省市,陶九筷也被选为南昌市东湖区工商联副会长。
为保障辣酱原料品质,陶九筷在扬子洲和安义县设立了两个种植基地,并让1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辣椒、大蒜,再以高出市场价回购,每年为当地群众增收200余万元。陶九筷作为扬子洲镇新乡贤企业家代表,也激励和鼓舞着更多年轻人扎根广大农村舞台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打开新设计的瓶盖,辣香四溢之处,历经百年传承的扬子洲辣酱香味如今更显浓郁。陶九筷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生产的辣酱能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示有江西特色的鲜香爽辣的中国味道。(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