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免套袋”,亩增5000元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陕西省洛川县苹果种植大户李海民今年果园效益不错,“我家苹果在地头出售每斤3.15元,而卖给重庆、昆明、上海的客户,价格更达到每斤8—12元。”
2020年12月29日,他不远千里从陕西洛川赶到山东泰安开会,不仅仅是想揭开自家苹果卖出高价的秘密,更重要的是他想跟大家分享苹果好吃的技术源头——他采用了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以下简称免套袋技术)。
李海民参加的这个会议,名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论坛暨苹果免套袋省力化生产技术研讨培训会”。顾名思义,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与免套袋技术紧密相连。
果实套袋栽培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我国果农普遍采用。在很长时间里,此技术对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商品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该技术同时带来的,还有用工量大、成本高、苹果内在品质下降、生理病害加重、废弃纸袋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让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花果管理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政坐不住了。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金支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于2009年开始投身苹果免套袋技术的科研中。
免套袋技术并非“一免了之”。王金政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关键是要研究果实病虫害如何控制、外观品质怎样改善、商品率怎样提高。
长期的摸索之后,一系列技术措施逐渐在王金政团队手中成型:比如,选择优质高档易着色品种、优化改善果园微域生态环境、高光效树形培养与整形修剪、提高土壤肥力及肥水均衡供用。
同时,他们还研发出以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先导,农业、生物、物理防控为核心配合精准药剂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技术好不好,果农说了算。
烟台市莱州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便是新技术的受益者。在本次论坛上,他“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2020年,我们的苹果园,采用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每亩节本增收5600元左右,生产的苹果每斤卖10元,还很抢手。”
实际上,自2015年开始,王金政团队便在山东泰安、莱州、蓬莱、栖霞、文登推广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立了8处试验示范园,面积1.2万亩,辐射应用5.5万亩。
实践证明,应用免套袋技术,果园虫果率可以控制在0.5%以下,病果率1.0%以下;果肉硬度提高5%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6—2.5度;果实内在品质优于套袋果,外观与套袋果相仿;每亩节省纸袋成本1500元左右,新增纯收益3665—5650元,平均4600元左右。
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被列入全国十大引领性技术。这意味着其驶入了推广应用的“快车道”,将肩负起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