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了套房,就连续多日被销售电话骚扰;丢了身份证,结果“被结婚”又“被离婚”;下载了某办公APP,手机资料被莫名程序十几分钟访问2万多次……近几天,类似新闻频频曝光,再次激起人们对信息泄露之害的公愤。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早已不再是纸面上的姓名、电话,而因信息之间的数据勾连,有了多重附加值。随着数据越来越金贵,贩卖生意也越来越猖獗。一个人但凡上网,信息就可能被摸得个“底儿掉”。不仅电话号码成了“公开的秘密”,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收入水平乃至消费习惯、上网痕迹、位置轨迹等都可能被他人掌握,这种危险状态被网友形容为“裸奔”。但问题是,抱怨不断、曝光不止,信息泄露问题却屡禁不绝甚至变本加厉。
治理信息泄露陷入僵局,首要原因是“法难责众”。其一分享端口太多。信息社会,购物休闲、居家出行、投资理财等都可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24小时行走的足迹如此之长,到底是哪一步被“出卖”,很多时候自己都想不清楚。其二涉及链条漫长。从源头的信息注册,到中间的倒手贩卖,再到可能的诈骗犯罪等等,“蚁穴”处处,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决堤”。有长年负责电信诈骗的警察直言,“(警察)要能打、能蹲、能熬夜,懂互联网技术、懂通信技术、看得明白银行流水。”与此同时,漫长的处理周期和困难的举证要求,也让很多人对维权“望而却步”。
斩断信息泄露的传播链条,亟需界定行为、厘清责任。在这方面,刚刚颁布的《民法典》具有积极意义。它将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保护融为一体,直指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生活,偷拍、窥探私密空间、私密信息等行为,条目之详尽,几乎囊括了相关不法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定义。随着侵权责任的愈发明晰,接下来的关键,就是降低维权门槛、提升违法成本,严查彻查一些重案要案以儆效尤。
信息泄露不能总在“泄露—抱怨—继续泄露”的循环里打转。只有让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看到踩红线的后果,才可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大家的“数字化生存”才能更安全。
关键词: 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