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地铁建国门站入口的一处广告牌。随着11月11日的临近,一场以“年终促销”“购物狂欢”为名的网络促销活动拉开帷幕。各品牌电商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从线上到线下,有关“双11”的广告随处可见。王伟伟 摄
“互助盖楼领喵币,一起瓜分20亿。”最近这段时间,家住山东的小刘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这条求助消息发到各个亲朋好友手中,请他们上客户端帮自己点个助力,为自己的战队赢取消费红包。离“双11”还有一周的时间,小刘冒着被朋友拉黑的危险,日复一日地在微信转发助力请求,至今已赚到19.92元。
在今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启动发布会上,天猫总裁、淘宝总裁蒋凡宣布,11月11日当天,来自全世界20万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将集体推出史上最大折扣,为用户节省至少500亿元。但纷繁复杂的优惠规则,看上去美丽但实际上又没有那么实惠的价格,以及无诚意的套路,仍让不少消费者对“双11”这个号称年度价格最优的购物盛事产生了疑虑。
玩不转的优惠规则
今年“双11”,主流玩法仍是预售和满减优惠,可这游戏门槛却是越来越高。记者在天猫某家鞋款旗舰店网站看到,店家的优惠细则包含了多种方式:满800减150,满1299减250;加购3款商品即有机会1元清空购物车;随机抽取价值100元的红包;“双11”当天累积实付第一的买家赠送价值6000元的商品,实付累积的前十名将获赠价值2000元的商品。
为了省钱,顾客想尽办法去凑单满减,但最后总是有一部分凑不齐,无论怎么算都逃不出被宰的命运。
除了满减方式,后几种可以说基本仰靠消费者的运气。买多少才算多?幸运红包总共有多少个?买家获得清空购物车机会的概率有多大?这些信息,商家都没有提供,买家无从参考,也无法看到其他消费者的购买情况,要想赢得最高大奖或许只得疯狂“买买买”了。据此,商家设置的优惠活动,其诚意度有待考量。
或许是嗅到了消费者愈发不敏感的购物心态,为调动参与积极性,天猫“双11”今年首次推出了“‘双11’合伙人”计划,通过组队完成任务积累能量值,换取天猫购物红包。于是近期,不少人的通讯软件中都收到了邀请朋友为自己战队助力的链接。点一次还不够,每天都要助力,如果今天的战队在PK中输了,之前积累的能量值将会降到最低。为了不拉队友后腿,小刘只好每天转发助力链接给各种好友,他向记者诉苦,“钱没分多少,欠下的人情都快还不起了”。
看不见的套路
不仅优惠门槛高,某些商家的操作也是套路满满。
虽然自称年度最低价,记者还是从一些商品以往的购买评论中注意到,某些店铺的商品早在“双11”之外的其他购物节活动中就进行过减价优惠,优惠价格基本与“双11”当天的价格相等。而有些店家会在“双11”之前暗地抬高商品的价格,经过所谓的优惠减价后,实际却并未便宜多少。
虽然买家可以通过预付定金减免一定的数额,但难退的预付定金,也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得不三思的一个问题。
根据天猫2019“双11”活动的定金规则规定,支付定金后,消费者因自身原因导致未如期支付尾款或消费者申请退款,且就《天猫规则》等相关规则判定为非卖家责任的,定金均不退还;如双方协商一致退还定金,消费者可联系商家操作定金退还。也就是说,一旦付了定金,想反悔没那么容易。如果超过支付尾款的最晚期限,定金、优惠就统统没有了。
一些不参与满减活动的商家,则在赠品上大做文章。尽管赠品的描述显得十分诱人,商家甚至还贴心地为顾客先行计算了赠品相对应的价值,但到底能换算成多少实质优惠,也只能是“商说商有理”了。
更有甚者,某些厂商为了增加销量,会将自家一些称为“电商专供”的商品,用于线上降价促销。所谓的“电商专供”商品是指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商品类别中。明明是官方认证的线上专卖店,可买到的商品却与专柜的同款有着质量上的差别,如此应付的操作,在消费者心里也要大打折扣。
不再好骗的消费者
即使是”双11”,也要货比三家。记者在浏览某家服装品牌的官网与天猫旗舰店时发现,同一件商品,虽然都进行了减价优惠,天猫旗舰店一些产品的价格仍不如官网或者代购划算。比如一条官网标价219元的裙子,旗舰店标价则为224元。
另一边,电商平台的“双11”大战尚未拉开序幕,实体商场已经抢先开启了狂欢模式,优惠力度也并不比线上小。这对顾客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与比价余地。
此外,随着极简主义、实用主义等理性消费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数字诱惑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再低的折扣也不为所动,优先考虑商品的实用价值与自身需要程度。
月收入8000元的张扬,在今年“双11”活动上,就显得理智很多,“冲动消费是魔鬼。去年‘双11’差不多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买了好多不需要的东西,钱付完就后悔了,可大部分都是预先付了定金,没法退。今年我给自己设了个最高预算,只买最需要的东西,其他的一律不看”。
实质上,“双11”也越来越脱离原本打造全年度最划算购物节的宗旨了。精明的商家,力图变着花样,用眼花缭乱的数字障眼法,捞走消费者的钱。除了“双11”,“双12”“618”“七夕节”“99节”“38节”,任何能拿来庆祝的节日,都可以成为商家短期增大其销售量、平台追求业绩指标的助推手。长此以往,消费者将不再轻易上钩。
经济学者宋清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商家的预售策略,恰好抓住了消费者占小便宜的心理,继而吸引他们进行更多的冲动消费。“双11”之前,一些商家暗地涨价,到”双11”当天再降价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已经涉嫌消费欺诈,建议消费者尽量避开在“双11”当天购物,应理性消费,拒绝“限量”“秒杀”等一些营销噱头。
随着理性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一些消费者对“双11”越来越不关心,基本已经厌倦了数字游戏和狂欢。“双11”购物节越来越成为一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保全自身的利益,费尽心思地周旋于套路与反套路之间。希望以后类似的购物节能多点真诚,少点套路,让消费者直接了当地“买买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