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加速跑”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管
消费信贷,省心还得放心(财经眼·消费升级 金融助力)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制图:张丹峰
当前,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服务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不仅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了更多亮色。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金融如何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更有效支持服务消费?百姓对消费金融服务还有哪些期待?今天起本版推出“消费升级 金融助力”系列报道,采访消费者、金融机构和专家,探讨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改进金融服务,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编 者
伴随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消费信贷也逐渐渗入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消费信贷行业热度陡升,利用线上信用贷款购买线下服务的消费方式受到更多消费者追捧。
服务消费信贷的用户体验如何?怎样才能更健康、规范地发展?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哪些渠道能申请
消费者可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处申请
在北京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李鑫刚刚从学校毕业。最近,他打算在空余时间学习英语。“现在趁着年轻,想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后工作、生活都用得到。”李鑫说。
由于刚工作不久,手头的积蓄还不多,近2万元的英语培训报名费对李鑫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在同学的推荐下,他在网上找到了一家专门为服务类消费提供贷款的平台,教育培训费用可以申请贷款。“看平台的介绍,觉得它们的业务比较规范,而且资金来源不少是银行,感觉比较可靠,就想尝试一下。”李鑫说。
李鑫去各家英语学习机构试听了课程,选中满意的课程后,直接向平台申请了1万元分12期偿还的一般类教育贷款,贷款直接汇入李鑫个人的银行卡,用来支付学费。“当时算下来自己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不到1000元,不用一次性承担大额支出。分期消费帮助我提前实现了学习英语的愿望。”李鑫说。
除一般类型的教育贷款外,消费者还能选择和平台合作的培训机构。李鑫在一些培训机构试听时,就听说他们和这家平台有合作,在所选课程下扫码就能到平台申请贷款,报名还能优惠。
新型的消费金融平台嵌入百姓日常消费场景。银行提供的信用消费贷款,则更灵活地支持百姓多种消费需求。
王芸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她介绍,银行推出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可以用于购车、家装、旅游、教育等用途,严格规定不能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性的领域。
“我们的消费贷款额度从600元起,最高可借80万元,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智能终端等自助渠道可以申请累计额最高为30万元,而且利率也比较低。”王芸说,自己身边的一位需要进行牙齿矫正的朋友成功申请到2万元贷款,用来支付手术费用。“这笔贷款帮她实现了牙齿正畸的愿望,等她的牙齿变整齐,贷款也差不多还完了。”王芸说。
大到新房装修,小到看病就医,信用消费贷款全面满足百姓的生活消费需求。现如今,更多消费贷款从普通商品消费领域,拓展到文化、旅游、教育、养老等服务类消费领域。“可利用信用贷款购买的服务种类日益增多。信息技术与消费信贷业务的深度融合,使得消费者基本不受金融机构营业时间和办理空间的限制,用户在线提交身份信息后,平台可快速完成审核,及时授予信用额度。对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消费信贷能批量化、标准化地处理小额贷款,也有助于更好地防范风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
目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电商系消费金融平台等,都能为百姓提供消费信贷服务,额度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消费场景逐渐覆盖旅游、教育、婚庆等多个领域。
市场潜力有多大
补齐居民服务消费“短板”,相应的服务消费信贷需求也将迸发
经济发展为消费信贷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也会促进消费规模增长,实现消费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消费的规模增长和结构升级,带动了消费贷款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7.79万亿元,增加6.27万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8万亿元。
从总量上来看,消费信贷市场仍有空间。
“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意愿的增强,消费正从量向质、从有形商品向服务层面转变,居民消费选项也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大大拓展,而消费金融由于无抵押、小金额和普惠性等特征,能覆盖到传统金融所不能触及的潜在消费市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说。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在整个人民币信贷余额中的占比将达到25%,消费信贷市场规模达到45万亿元,其中短期消费信贷将接近10万亿元。
从结构上来看,消费“短板”的信贷需求将会迎来加速发展。
虽然消费规模总体“个头”长得快,但是仍有不少“短板”待补齐,特别是服务消费仍有不少“痛点”,比如,市场主体不够规范、提供的产品参差不齐、消费环境还不完善。未来随着这些消费“痛点”一一解决,百姓的服务消费需求会大量涌现,与此相对应的消费信贷也会迎来发展良机。
“一方面,居民消费升级,服务消费增长大大促进了消费金融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提质升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在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消费金融产品的用户体验持续提升、用户门槛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更加舒心地享受文化、医养等服务性消费,相应的消费信贷需求也会随之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而政策的完善也将成为关键,不管是行业的统一监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都将成为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市场如何更规范
加强借贷用途管理、监测资金流向、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消费信贷市场亟待加强监管
消费信贷服务效率越来越高,为大众的消费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反映,目前市场上的信贷平台良莠不齐,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办理消费贷款时,有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最近,广州消费者陆林威在当地电子产品市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新款笔记本电脑。本是一件高兴事,可现在却让陆林威直挠头。“这是我第一次分期付款购物,没过多久,各种推销贷款业务的电话源源不断地打来,推销者甚至对我的个人信息一清二楚!”陆林威说。
此外,消费者还反映,消费信贷平台存在恶意隐藏费率计算方式、贷款利率与原合同不符、申请退款手续复杂等问题。
湖南消费者金蓓就遇到过类似麻烦。今年3月,金蓓在一家网上消费贷款平台办理了一笔贷款,用来支付自己在美容院的护理费用。当时她与该平台签订了一年期12次分期的还款合同。然而不久后,金蓓无意中看到每月银行卡扣费时才发现不对劲,费用和当初平台承诺的不符。查证、咨询完后,金蓓才发现自己的合同被改成了24期,服务费用和贷款利息也增加了不少。
消费贷款金额虽小,但是随着整个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规范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刘莉这几天去银行买理财产品。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向其推荐信用贷款:“您的工作稳定可靠,还款有保证,我们现在可以给您办理一笔百万三年期的信用消费贷款,只要提供在职证明就行。”这让刘莉心里有点打鼓。
董希淼认为,对信用良好的消费者发放相对小额的消费信贷,可以适当放宽或简化办理要求和用途要求。但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对于个人消费贷款的管理,在期限、用途、支用等方面和环节,必须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相关规定。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各类网贷平台的清理和整顿,坚决清退经营失序、管理混乱的平台。对于经营相对规范的平台,也要加强对其提供的借贷业务用途、资金流向等方面监测,严防资金被挪用。
“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来说,还应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如加强与电商、网络教育平台、各类连锁店等的合作,直接将资金转入相关商家,既改善用户体验,也有利于防止贷款被挪用。”董希淼说,消费信贷行业亟待加强监管,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