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纾困贷款政策 破解“轻资产”的服贸企业融资难问题

国际商报 2021-08-04 10:46:19

对很多“轻资产”的服务贸易企业来说,想要融资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武汉,情况却大不一样。

2019年12月,“汉融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整合大数据资源,集成融资对接、企业信用评价、经营能力评估等功能,提高企业融资服务效率,实现资金申报、审核、发放全程“网上办”。中国农业银行、汉口银行等4家银行通过“汉融通”平台推出“3分钟申贷、0人工干预、1秒钟放款”线上信用贷款“301模式”,实现按企业授信额度无抵押快速审批放款。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广大服贸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由于融资效率高、成本低,“汉融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在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使其渡过难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年末,“汉融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已累计完成贷款融资31442笔、获得贷款总金额1018亿元,平台企业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4.37%,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27个百分点。获得贷款融资的绝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963.1亿元,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54.3亿元。此外,截至今年年初,“301”模式已为582户市场主体融资1.18亿元。

实际上,“汉融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只是武汉市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切实发挥企业纾困专项贷款作用,结合中小微服务贸易企业“轻资产”特点,创新推出网络办理、便捷融资、风险分担和政策性增信模式,助推疫后服务贸易复苏发展的一揽子融资服务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设立了总额1000亿元人民币的政策性纾困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印发《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引导银行机构积极用好用足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协调银行简化流程,压减审批时限,原则上信用类贷款不超过3个工作日办结,其他类型贷款不超过7个工作日办结,最大限度缓解企业资金燃眉之急。

据统计,2020年至今,武汉市累计为纳入纾困专项贷款支持名单的企业贴息10.07亿元人民币,累计支持企业25292户(次)。第三产业获得纾困专项贷款的市场主体数占比超过80%,贷款金额占比近70%。这其中包括武汉佰钧成、语联网、航达航空、艾立卡、博彦科技等一大批服务贸易企业。

与此同时,武汉市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增信模式,加快推行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组织各区与银行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成立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分担风险和政策兜底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增信力度。

基于此,武汉市14个行政区与21家银行机构、8家融资担保机构签订了新型“政银担”合作协议,实现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全覆盖。截至2020年年底,融资担保机构共为3543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融资金额达36.3亿元。

谈及下一步武汉在助力服贸企业融资方面的举措,上述负责人表示,将从四个“进一步”着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支持政策。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时调整完善政策,细化纾困资金使用细则,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不断增强政策可操作性。

二是进一步提升政策针对性。推动金融科技加快运用,大力推广“301”线上信用贷款模式。根据服务贸易企业“轻资产”特点,探索出台更多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三是进一步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充分发挥市融资担保公司的政策性担保作用,聚焦中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对纾困贷款中需担保增信的应担尽担、见贷即担,给予全覆盖支持,提升中小微企业获贷率。

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协调督促银行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信贷审批时效,对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融资问题做到持续跟踪服务,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

关键词: 纾困贷款 武汉 服贸企业 轻资产

为您推荐